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文档 > 资格考试 >

汽车用单组分聚氨酯密封胶(征求意见稿)(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11-14
导读: N3---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7天拉伸强度测试值。 7.12 撕裂强度的测定 按GB/T 529-2008的规定试验,采用直角形有割口试样,拉伸速度为(500±50)mm/min。 7 QC/T XXXXX—2011 7.13 硬 度 按GB/T 531.1-2008的规定试验

N3---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7天拉伸强度测试值。

7.12 撕裂强度的测定

按GB/T 529-2008的规定试验,采用直角形有割口试样,拉伸速度为(500±50)mm/min。

7

QC/T XXXXX—2011

7.13 硬 度

按GB/T 531.1-2008的规定试验。采用三层试样平整叠加总厚度不小于6.0mm,用邵氏硬度计(A型)测定。 7.14 低温柔性

按GB/T 13477.7-2002 低温柔性的规定试验,圆棒采用Φ6mm玻璃棒,低温试验条件为(-40±3)℃。 7.15 剥离粘接性

按规范性附录A规定试验。 7.16 耐热性的测定 7.16.1 试验步骤

a) 试件制备按7.3.1和7.10.1,试验数量按表3;

b) 试件分别在(90±2)℃条件下放置(300±1)h和(120±2)℃条件下放置(3.0 ±0.1)h; 然后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24h,再按表2检测。 7.17 耐湿热性的测定 7.17.1 试验步骤

a) 试件制备按7.3.1和7.10.1,试验数量按表3; b) 试件在(70±2)℃、(95±5)% HR条件下放置(300±1)h,然后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24h,再按表2检测。 7.18 人工气候老化的测定 7.18.1 试验步骤

a) 试件制备按7.3.1和7.10.1,试验数量按表3;

b) 试验条件依据GB/T18244(氙弧灯)方法试验2000h,然后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24h,按表2检测。

7.19 耐气候交变性的测定

7.19.1 按规范性附录A 制备试件,试件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168h后开始下列7.20.2试验。 7.19.2 试件依次在(90±20)℃放置3h、(23±2)℃放置1h、(-30±2)℃放置3h、(23±2)℃放置1h、(40±2)℃ 和(90-95)% RH放置15h、(23±2)℃放置1h,以上为一个循环,共进行10个循环,然后按规范性附录A中A.4.3试验,结果判定按表2要求。 8 检验规则 8.1 组批

连续生产时每1吨为一个批次,不足1吨的也应作为一个批次进行检验。间断生产时,按每釜投料为一个批次。

8

QC/T XXXXX—2011

8.2 抽样方法

按GB/T 20740-2006 规定取样。每个批次产品的取样,出厂检验不少于1.0kg,型式检验不少于2.5kg。 8.3 检验 8.3.1 检验分类

按检验类型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8.3.1.1 出厂检验

按8.2规定的批次,对每批密封胶产品进行出厂检验,检验合格,由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出具产品合格证明。出厂检验项目应包含: 外观、表干时间、下垂度、密度、硬度、不挥发物、固化速度、拉伸剪切强度、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撕裂强度、剪切模量、剥离粘接性。 8.3.1.2 型式检验

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要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或产品定型鉴定时;

b) 原材料、工艺有较大变化、而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正常生产时,所有项目每两年一次; d) 产品停产6个月以上,恢复生产时;

e)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或用户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8.4 判定规则 8.4.1 单项判定

a) 外观、密度、表干时间、下垂度、不挥发物、固化速度、硬度,每项检测指标均符合规定,则

判该项合格。

b) 拉伸剪切强度、剪切模量、撕裂强度、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剥离粘接性试验,每组试件的

平均值符合规定,则判该项合格。 8.4.2 综合判定

a) 检测结果符合表1全部要求时,则判该批产品合格。否则为产品不合格; b) 外观质量不符合规定时,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c) 在出厂检验中,如果有两项或者两项以上指标不符合规定时,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产品;产品

有一项指标不符合规定时,应在同批产品中抽取双倍样品对该项目进行单项复检,如该项目仍不合格,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9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9.1 标志

每一个产品外包装标志应注明:生产厂名、厂址、产品名称、生产日期、商标、生产批号、贮存期、净容量、颜色、产品使用说明及安全使用事项、运输与储运注意事项。

9

QC/T XXXXX—2011

9.2 包装

产品可采用:支装管状包装、条装金属塑料复合膜包装、金属桶包装。 9.3 运输与贮存

贮存时,不同类型、规格的产品应分别堆放,不应混杂。避免日晒雨淋,远离热源、禁止接近火源,防止碰撞,注意通风。贮存温度应在5~25℃以下。贮存期至少9个月。

10

QC/T XXXXX—2011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剥离粘接性的测定

A.1 试验原理

采用单组分聚氨酯密封胶与基材粘接制备试件,在规定试验条件下测定剥离粘接性,对粘接性做出定性判断,破坏形式为内聚破坏时,说明界面粘接良好。 A.2 材料准备

A.2.1 基材尺寸及材料选择 A.2.1.1 基材长150mm,宽25mm。

A.2.1.2 Ⅰ型密封胶基材应选用下列材料:

a) 与实际粘接工艺中一致的材料;或

b) 厚度5mm的汽车用玻璃,须在粘接面涂覆不透光的黑色陶瓷镀层或黑色油墨层,以及厚度0.8mm

的汽车用钢板,须在试验粘接面涂覆车用油漆;

A.2.1.3 Ⅱ型密封胶基材应选用下列材料:

a) 与实际粘接工艺中一致的材料;或

b) 厚度5mm的白玻璃,以及厚度0.8mm钢板,须涂覆油漆。

A.2.1.4 如果在剥离粘接性测试中发生下列情况,须重新选择基材并重新制备试样:

a) 涂覆油漆从钢板脱离;

b) 涂覆油墨或陶瓷镀层从玻璃脱落。

A.2.2 清洗活化剂:供方提供或指定的清洗活化剂。 A.2.3 底涂料:供方提供或指定的底涂料。 A.2.4 刀片:适当长度的单面刀片。 A.2.5 试验样品:单组分聚氨酯密封胶。

A.2.6 打胶枪:适用于单组分聚氨酯密封胶挤出用。 A.3 试验方法

参照GB/T16776 附录D中D.1.2 方法B,手拉试验(非成品破坏法)做剥离粘接试验 。

11

QC/T XXXXX—2011

图A.1 手拉剥离试验

A.4 试验步骤

A.4.1 按照供方提供或指定的粘接工艺或供需双方商定的粘接工艺,使用清洗活化剂和/或底涂料处理基材表面。

A.4.2 用打胶枪在处理好的基材表面涂布一层长120mm×宽10mm×厚5.0mm 的单组分聚氨酯密封胶。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168小时。

A.4.3 从试件一端沿密封胶与基材粘接处延长线方向用刀片沿粘接界面割开约75mm,用手捏住割开的密封胶端,与另一端成90°角拉扯密封胶,用刀片在胶层和基材的界面之间采用锯齿形切割作辅助剥离。观察密封胶和界面的破坏情况。 A.5 结果判定

记录密封胶与基材粘接未破坏面积,依据表1做剥离粘接性判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 此处隐藏:1095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汽车用单组分聚氨酯密封胶(征求意见稿)(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dang/65666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